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尚需“四步走”

从“深蓝”到AlphaGo,再到今天的ChatGPT,人工智能行业起起伏伏几十年。ChatGPT在互联网乃至全球市场引起热议,同时伴随谷歌、Meta、百度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频发布局、加码重磅信号,让大众对“AI”更添好奇与期待。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究竟能够产生哪些创新应用和产业革新?我国在人工智能赛道“狂飙”又需如何发力?近日,光明网记者专访了民进中央青工委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麒麟合盛集团创始人(APUS)李涛。

640.jpg

探索国内人工智能落地“四步走”

如果时间倒回到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在当年举办的达茅斯学院夏季学术研讨会上被首次提出。1957年,经济学家西蒙又预测,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计算机将在10年内击败人类。这个预言直到1997年的人机大战中,“深蓝”击败国象巨人卡斯帕罗夫才得以实现。这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

当前,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特别是随着ChatGPT现象级应用的爆火,展现了通用人工智能为众多行业赋能的巨大潜力。作为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李涛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第四次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将以“内部提效工具、现有产品进化、AI+场景重塑、构建新产业引擎”四大步骤催动颠覆性的社会变革。

“虽然展示了巨大潜力,但公众目前还对其处于‘好奇’阶段。加之,这些应用的包装还不成熟,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普通人还有不低的门槛。因此,尚未在老百姓中普及。”李涛说。

在AI助力效率提升、成为“生产力工具”方面,真正认识到其价值的是在产业界,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完成撰写邮件、创作文案、翻译、编程、测试等多项任务,越来越多公司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中的效率工具加以应用。

在产品赋能平台推动现有产品进化方面,很多企业看到了人工智能对现有产品能力提升的巨大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大大提升服务便利性、提供更丰富精彩的内容。比如:可以成为用户的“贴心助理”,帮用户处理生活琐事;可以降低媒体制作成本,帮助小说作家、新闻编辑、漫画家、摄影师、作曲家、自媒体作者、影视行业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生产内容。这一过程,是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第二阶段——普及期。

在人工智能场景重塑方面,企业不仅对现有产品和场景加以改造和赋能,而且还会创新出更多新场景。比如: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考试题目,可以设想在AI视频技术的辅助下,将来可以有一位“AI虚拟老师”现身辅导答题;人工智能可以设计广告视频剧本,将来可以将广告剧本“拍摄”成片;人工智能可以撰写小说,并根据与用户的互动来编写后续剧情,可以设想将来会出现开放式游戏,剧情推动可以与用户互动完成……

在构建新产业引擎方面,业内已经公认人工智能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出现以来,最具影响力和冲击力的一次技术浪潮,足以与二十年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相媲美。如果把过去四十年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比喻为“手工时代”,近期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把信息技术产业推向“自动化时代”。这也将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场“工业革命”。

数据分散、算法不足、算力薄弱等问题不容忽视

据统计,我国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9万家,在资金、人才、底层技术等关键环节上,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补齐短板,部分科创企业已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的能力,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大模型,在聊天机器人、智能搜索、智能地图、智能云、自动驾驶、内容创作、智能零售、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在逐渐深耕与布局。

“然而,我们还仍处于人工智能产业加速缩小差距的关键期。数据分散、算法不足、算力薄弱等问题不容忽视。”李涛说。

在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但这些数据往往包含了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或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如果这些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访问,可能导致隐私泄露和安全问题。

在产出假新闻和信息泄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生成逼真的假新闻和虚假信息,这可能会对政治、商业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此外,人工智能也可能被用于窃取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

在自动化攻击和黑客行为方面,攻击者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快速扫描和攻击网络安全漏洞,从而增加网络安全风险。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人工智能的“正确性”。也就是说,ChatGPT偶尔会生成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除非用户本身就懂,否则很难发现其错误。人工智能将来可能也会生产出大量似是而非的内容,而且,发现其错误的成本很高。

李涛建议,要做好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确保版权数据不被公开访问,互联网企业也有责任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访问和利用;要做好自动化安全监控防御,企业和组织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更快地识别和应对安全威胁;要持续改进人工智能算法,确保输出结果的正确性;做到多方参与,推动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和治理人工智能的发展。

打造为全球用户服务的AI引擎

ChatGPT的爆火,把“算力、算法、数据、训练”这些关键词带到了大众眼前。“算力是基础、算法是中枢、数据是原料。”李涛介绍,在世界人工智能研发格局中,聊天机器人、智能搜索、智能地图、智能云、自动驾驶、内容创作、智能零售、供应链管理等场景应用“卡位战”早已暗流涌动,行业重新洗牌已成定论,而更关键、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科技制高点是大国博弈的关键。

在我国,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等创新发展前沿,早已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从2016年3月“人工智能”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至今,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要继续夯实研发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坚守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发挥我国科创企业在应用落地、应用创新上的独特优势,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着眼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这场世界级的科技角力中,打造出引领世界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全球的‘数字生态’。”李涛认为,当下,既是一场全球范围的人工智能大比拼,也是全球合作共同探索未知领域的合作赛,“世界需要一个能够为全球用户服务的人工智能引擎,这是中国机会,也是所有中国企业的发展朝向”。

李涛建议,亟需发挥中国政策、资金等优势,持续加强顶层规划设计;重视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和创新研究,加快核心人才培养;大力扶持建设ChatGPT替代产品所需的算力、算法、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长期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发展。“尊重规律,持续积累,放眼全球,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完成关键跃升的必经之路。”李涛说。


合作媒体